机动雷达营:移动的防空信息网

题:机动雷达营:移动的防空信息网 记者 李纯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可以移动到哪里。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中新网长沙5月11日电 题:机动雷达营:移动的防空信息网

  记者 李纯

  “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可以移动到哪里。我们就是一张移动的网。”营长郭涛道出了机动雷达营最明显的特点。

行进在铁路线上。 凡超 摄 行进在铁路线上。 凡超 摄

  郭涛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机动营组建于1991年,是新时期中国空军的首支机动雷达营。

  “与固定雷达站不同的是,我们的雷达装备都是架在车上的。”郭涛介绍,在固定雷达装备遭到打击或所处地形造成雷达盲区时,机动雷达营便可通过空中、水路运输以及摩托化、铁路行军等方式,弥补固定雷达的缺失,填补防空雷达网的盲区。

在零下15度的天气里与生铁较劲,捆绑紧固。 刘远彪 摄 在零下15度的天气里与生铁较劲,捆绑紧固。 刘远彪 摄

  “动”成了对机动雷达营最直接的要求。从海岛边陲到无人荒漠,26年间,该营的足迹遍布全国26个省份,行军里程70余万公里,全年超过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进行机动训练,每到一处都是全新的空域和陌生的环境。

装载完毕,官兵们在铁路装载平板边席地而坐吃早餐。 凡超 摄 装载完毕,官兵们在铁路装载平板边席地而坐吃早餐。 凡超 摄

  去年,机动雷达营参加空军组织的某项重大演练,保障演习的同时检验自身能力。

  和许多南方士兵一样,西北荒漠的寒风凛冽给第一次来到戈壁荒滩的雷达操纵班长黄炜彬留下了难忘的人生体验。在平日温度能超过四十摄氏度的雷达方舱内,杯子里的热水很快冻成了冰。

快速搭建帐篷。 傅江宁 摄 快速搭建帐篷。 傅江宁 摄 部队行军时,遭遇泥石流。 刘远彪 摄 部队行军时,遭遇泥石流。 刘远彪 摄

  比呵气成冰更令人头痛的是大批量战机的高速机动、眼花缭乱的战术动作,以及新型雷达装备带来的操作困难,考验着黄炜彬在操纵台上“跳舞”的双手。

  最初的几日,白天演习结束后,他与战友们继续加班,研究更为有效的操作方法,保证后续任务的顺利展开。

  “小小操纵员,连着司令员。”作为战斗部队的“眼睛”,比“动”更重要的是“看”。

奔赴战位。 石奇 摄 奔赴战位。 石奇 摄

  雷达操纵员要对屏幕上出现的目标迅速判断、分辨敌我,并将相关数据录入、传至指挥机关,完成空中情报的快速传递,为“大脑”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我们的工作完全是眼疾手快动脑筋。”郭涛评价道。

  为了让脑筋转动得更快,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机动雷达营总要带着问题出去,带着成果回来。积累各个方向作战资料50余万字,创新战法训法20多项。

安全员高度戒备。 刘德安 摄 安全员高度戒备。 刘德安 摄

  不仅如此,该营还两次主导编修机动雷达营的训练大纲,接待海、空军雷达兵部队观摩学习30多次,参与编写的教材成为中国军队机动雷达“高新技术”与“高新人才”的“孵化器”。

  作为发现敌情的第一道关口,雷达部队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攻击目标。眼看战机飞速袭来,操纵员还要将数据准确录入、传输,“手稳”的前提是过硬的心理素质。

研究当前空情态势。 刘德安 摄 研究当前空情态势。 刘德安 摄

  某次演习,一发航空炸弹在机动雷达营的阵地不远处爆炸,方舱被震得左摇右摆,所幸并无人员伤亡。心有余悸的战士们发现,一段十几厘米长的弹片穿透铁皮,插在舱壁的钢板上。任务中断的命令并未下达,演习还在继续。逐渐稳住心神后,雷达营的官兵们继续投入战斗。

  “‘人在阵地在,人在天线转,人在情报通。’这是雷达兵的兵魂。”郭涛说,上级没有下令撤离,就必须坚持在岗位,确保情报传递不中断。

夜间训练时动态编组。 王泽琛 摄 夜间训练时动态编组。 王泽琛 摄

  谈及稳坐方舱的自信,黄炜彬说,能够提早看到情况,为指挥所提供有力的数据,操纵雷达时自然会更安心。“首先必须练好操作技术,熟用雷达装备。”

  几日后,机动雷达营又将进行新一轮的机动训练,场地也搬到了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战士们说,或许这次训练后,机动雷达营又将探索出一套新的战法训法。(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