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鼓乐口耳相传 一朝“建档”获新生(图)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中新网邢台7月10日电 (张鹏翔 李铁锤 赵昊)“这‘长信排鼓’是民间娱乐的产物,它世代以口耳相传,对传承者的要求格外高。经过我们7年的收集、整理,终于建档并整理出鼓谱,百年艺技终获新生。”邢台市市民王国强说。

  今年41岁的王国强,是“长信排鼓”第五代传承人。2007年6月,“长信排鼓”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信排鼓”从而闻名于世,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传统的鼓乐。

  “长信排鼓”是邢台县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鼓乐,据县志记载排鼓起源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在邢台县广为流传。现集中在郭村、会宁、兰羊、口头、东良舍、孝子村、盖宗、长信、石相一带,特别是长信排鼓最具特色。

图为“长信排鼓”,它以鼓、锣、钹为主,场面恢弘大气,很适合舞台表演。 赵昊 摄 图为“长信排鼓”,它以鼓、锣、钹为主,场面恢弘大气,很适合舞台表演。 赵昊 摄

  据当地老人介绍,每逢干旱年,村中一户姓林的人家便会带领族人在神前长跪不起,求天赐福。当偶得天降甘霖时,村民就认为是上天赐福于百姓。为了感谢天地,敬拜神灵,林氏家族的长辈,用干椿木合成圆筒形,两头钉上牛皮,在神前敲打狂欢,以示感谢,这就是最早的排鼓。

  “经过历史的沉淀,如今的排鼓有了一定的节奏套路,应用的范围也扩大了。在庆丰收、庆节日、庆婚嫁、特别到了春节,排鼓成为一项主要娱乐内容。参加的人数由20人至40人不等,并伴有扭秧歌、打花棍、扇子舞等花样。”排鼓爱好者王长春说。

  “我6岁时,过年跟随父母参加村中的庙会,听见鼓声雷动,心中很是震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就痴迷上了排鼓。”王国强说,当时我年纪小,老人们不让动鼓,我只能搬把椅子坐在一旁,跟着老人们学习敲鼓点。后来,我从师‘长信排鼓’第四代传人林春增,开始时断时续地学习了7年敲鼓,终于掌握了整套鼓点的打法,并开始担任整个排鼓班的领队鼓手。

  “领鼓手要有一定的音乐天分,排鼓演练的好坏,全靠领鼓指挥,锣、钹等乐器的演奏,也全靠听领鼓手鼓点敲得如何。”王长春说,由于排鼓世代口耳相传,没有明细的鼓谱传承,对继承者的要求格外高。不仅要记忆力好,更重要的是能下苦功。虽然王国强现在有80多名徒弟,却没有一个能够继承领鼓手的。现在仅存的领鼓手,包括他在内只有3个人了。

  为了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王国强与邢台市桥东区文新体局取得联系。从2010年开始对“长信排鼓”进行研究建档,初步收集整理了关于“长信排鼓”的文字、照片资料。2014年,又开始着手对其进行录音、摄像,建立“电子档案”,并与邢台学院音乐系合作,按照演出时打鼓的节奏,创出鼓谱。

  “凡是想要学习排鼓的年轻人,我都义务教授,希望这项宝贵的鼓乐,能够在我手中继续传承下去。”王国强说。(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