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华夏时讯网:对于金融业来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创新服务,是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都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 扶贫普惠、网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华夏时讯网:对于金融业来说,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创新服务,是积极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农村金融都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
  “扶贫普惠”、“网络普惠”、“信用普惠”、“绿色普惠”……2016年6月,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同意在青海开展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工作,青海成为全国第一个省级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省份。抓住这一政策机遇,我省积极探索发展路径,普惠金融实现新发展和新突破,激发了农牧区金融市场活力。
  自获批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点省以来,我省金融机构主动作为,综合协同推进“扶贫普惠、网络普惠、信用普惠、绿色普惠”等四大普惠建设,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升,有效助推了全省扶贫攻坚与生态保护。
  记者从省金融办获悉,去年全省涉农贷款余额2255.34亿元,同比增长13.04%;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15.28亿元,同比增长29.20%,高于全部贷款增速18.08个百分点;各类扶贫贷款达1113亿元,同比增长31.3%。依托411个银行基层网点、2952个“双基联动”信贷工作室和4969个惠农金融服务网点,符合惠农金融服务点设立条件的村级覆盖率达100%,累计发放合作贷款128.43亿元,惠及农户62.6万户。今年截至4月末,小微企业、涉农贷款余额分别为1362.4亿元和2130亿元,同比增长23.5%和7.0%。
  “扶贫普惠”取得新突破
  脱贫攻坚,金融是“活水”。
  今年初,海东工业园区江河源农牧科技公司建设项目收尾,可流动资金出现紧缺,为此公司向农发行海东分行申请了贷款,得到了金融资金的支持, 6月,年产20万吨绿色饲料和5万吨高端菜籽油生产线全面投入生产。该公司负责人赵新宁对记者说:“配合饲料项目建成后,为咱们青南牧区的越冬储备饲料,还有农牧民的规模养殖场配合饲料的需求供应,都会产生非常好的作用。菜籽油生产线建成后,通过收购油菜籽,能带动10万多户农牧民的增收和致富。”
  近年来,农发行青海省分行围绕省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规划,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作用,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棚户区改造、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聚集贫困地区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与地方党政的沟通协调,加强贷前、贷中、贷后协作,保证了项目早获批、资金早投放、项目早实施,为服务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此外,加大了生态保护、教育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等领域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导向作用,坚持“造血”和“输血”相结合,持续加大对全省金融支持力度。
  时至今日,行走在高原大地,一条条承载着贫困地区百姓希望的公路、一栋栋建好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鳞次栉比,一户户农民在企业与合作社发展中受益……金融扶持精准扶贫的成果正在显现。
  据了解,全省金融部门在“六个一”精准扶贫金融服务工作机制和三级联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三有一无”制度,对有致富意愿、有劳动技能、有资金需求、无欠贷欠息的“三有一无”贫困户精准识别,采取建名录、列清单、立台账、逐销号管理的方式,确保今年对“三有一无”贫困户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并通过加大各类扶贫经营主体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经营主体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通过支持一企,带动一片,提升金融扶贫效率。同时,做好易地搬迁信贷资金筹措和信贷管理服务工作,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易地搬迁“挪穷窝”。
  我省首创“双基联动”普惠金融新模式,依托近460个基层网点,建立信贷工作室2951个,累计投放贷款130.09亿元,使得76.7万农牧户有了更多获得感。全省114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已全部消除,偏远农牧区金融服务的覆盖面进一步提升,基本实现了“远不出乡、近不出户”。
  同时,在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农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增信机制中,对不良扶贫贷款进行风险补偿和保险赔付。目前,扶贫和财政部门已在全省贫困地区设立了扶贫贷款风险防控资金和各类担保资金,全省39个县均建立了扶贫小额贷款风险防控资金。在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中,金融机构相继推出了“两权”直接抵押、组合抵押、第三方担保等形式的信贷产品,西北地区首笔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落地湟源县。
  “网络普惠”取得新进展
  “邮储银行流动服务车真是好,每月都准时把我们的养老金送到家门口”。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镇甲乙村领取养老金的牧民们为流动金融服务车竖起大拇指。在这之前,村民们为了领取养老金,要搭乘班车到共和县,往返不仅要花40元车费,还要搭上整整一天的时间。自2011年邮储银行海南州支行开通流动金融服务车后,领取养老金的牧民每月在家门口就可取到政府发放的新农保养老金。
  据了解,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还开创流动金融服务模式。一方面,推行流动金融服务车,把金融服务送到草原牧区、田间地头。鉴于青海省面积大,幅员辽阔,除了固定营业网点常年提供服务外,省分行在省内采用流动服务车为农牧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流动金融服务已扩大至省内海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等市州的农牧区,年均累计服务里程超过15万公里,在枸杞、虫草收购,新农保、低保资金代发,牧民草场补贴资金代发等方面,为偏远乡镇的牧民、农民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该行推行移动展业服务,将银行业务送到牧民帐篷里、农民家中。移动展业是邮储银行青海省分行利用无线通讯技术,为客户上门办理各种业务的新举措。一个PAD能够完成银行柜面办理的银行卡开卡、汇款转账、基金理财、小额贷款受理和发放等。
  为有效实施“网络普惠”金融,全省金融部门大力加强农牧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金融IC卡和移动金融,提升移动支付、网上支付的普及率,提升惠农金融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定期深入惠农金融服务点开展巡检,规范已设立服务点运营管理。
  其中,在门源、祁连、乌兰、玉树等特色旅游景点开展“花海门源·天境祁连”、“天空之镜·用卡无忧”、“普惠玉树·银联支付”银行卡暨移动金融业务推广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深入推进移动金融试点乡镇和移动金融体验区建设,18个试点乡镇共建设体验区23个,并结合实际,开展有特色性的推广工作,如农资收购、农村电商、政府补贴发放等。目前已有4个试点乡镇成功开展了农村电商项目,1个乡镇开展了农资收购项目。
  “信用普惠”取得新成效
  目前,全省个人诚信记录档案库基本建成,人民银行西宁中心支行不断加大企业和自然人各类信用信息征集力度,逐年扩大征信系统覆盖面,期间,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信用青海”网站累计向社会公示联合奖惩案例200余起,强化守信激励的应用,为自然人农户建立信用档案83.58万份,3.9余万自然人信用农户今年1至5月累计享受信用贷款让利3139.14万元。
  据了解,截至今年5月末,全省信用户不良贷款余额2905.31万元,不良贷款率0.52%,不良额同比下降30.64%、不良率下降0.57个百分点。社会公众信用观念逐步增强,在农村,农户以“信用户”为荣,开始了“要我还贷”到“我要还贷”的转变,社会信用环境有效改善。
  同时,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截至今年5月末,15.11万户农户凭借良好的个人信用获得授信支持55.53亿元,通过建立自然人贫困户“救济+谅解”的信用修复机制,累计评定贫困信用户12.31万户,贫困信用村774个,发放贫困户信用贷款11.55亿元。
  在积极开展农村经济主体信用培植工作中,筛选、挖掘信用意识好、贷款意愿强,但信用等级达不到授信条件和授信额度不足的农村经济主体进入“培育池”,通过信用知识培育、信用意识培育、建立履约增信机制等手段进行综合培育;在开展信用共同体(联合体)建设中,建立银企、银农融资信息对接平台,构建“信用采集+信用评估+综合培育+融资推介+政策扶持”新机制,促进培育主体做大做强;在探索构建“谅解+救济”信用修复重建机制,对有发展意愿和项目、有劳动技能、有资金需求,但有不良征信记录的贫困户,开展贫困户信用修复重建专项行动;在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库+网”建设中,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试点推进农户信用信息数据库暨惠农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信用户网上评定与线下评定、网上申请贷款与线下柜台发放贷款并轨运行,并在全省推广该平台;在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中,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积极推动湟中三江村镇银行、青海弘大集团开展线上供应链融资。
  “绿色普惠”取得新提升
  海西州在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区开展绿色金融试点工作,并创新推出了能源未来收益权质押贷款;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和黄南州尖扎县坎布拉镇有序推进普惠金融“绿色小镇”试点建设;玉树藏族自治州积极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普惠金融示范点建设……
  引导金融机构严格执行政策导向和管理办法,运用信贷杠杆加大对环保产业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入,加快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退出步伐;引导金融机构围绕高原特色农牧业、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领域加大支持力度,开发“枸杞贷”、“光伏贷”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扩大绿色信贷规模。运用股权、债权等直接融资模式助推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省金融业依托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因地制宜,以绿色金融推动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大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
  格尔木源鑫堂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生产加工枸杞制品的企业,公司采取“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与农户签订订单,按标准收购农户的枸杞,企业已经连续六年得到了当地的农业银行绿色金融贷款支持。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贷款的信用额度是从最开始的100万到现在的600万,今年还要新增加200万,按照公司现在的收货量,可以达到3000吨。
  据了解,除了银行业推出枸杞贷、光伏贷等一些金融产品,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格尔木还加紧产业结构调整,相应出台了推进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实施意见,加快融资租赁平台建设,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纵观全省,绿色金融作为实现青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国开行青海省分行、农行青海省分行、青海省农信联社等多家省内金融机构准确定位,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进一步加强,以绿色信贷“一票否决制”的方式,为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和项目设定了高压线,对不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法规的限制项目和“僵尸企业”不给予信贷支持,倒逼其绿色转型。同时,通过加大对循环经济试验区及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新能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信息技术应用两个新业态领域,着力保证金融资源的绿色流向。
  记者从省金融办了解,截至目前,全省绿色信贷余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下一步,青海省将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步伐,创新推广生态项目收益权、林权、排污权、清洁能源、绿色装备等绿色融资产品,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