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110充话费”不应被提倡

华夏时讯网:11月27日的凌晨,一名刚从河南来东莞工作的20岁女孩因家中突然停电,手机恰好停机无法联系他人,急得一个人在家中哭泣。尝试了诸多途径想要充值没有成功后,她鼓起勇气拨打了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华夏时讯网:11月27日的凌晨,一名刚从河南来东莞工作的20岁女孩因家中突然停电,手机恰好停机无法联系他人,急得一个人在家中哭泣。尝试了诸多途径想要充值没有成功后,她鼓起勇气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求充10元话费。令女孩意想不到的是,接警人员听了她带着哭腔的求助后,不仅当即给她充了20元话费,还坚称“不用还”。
  这件事情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绝大多数网友认为,接警人员的行为令人感动,让人们在严寒冬日感受到了浓浓暖意。但感动归感动,这不意味此类行为值得提倡。警力资源本来就紧张,如果有限的警力资源再疲于应付“充话费”这样的无效报警,那些真正处于危难的人们就有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诚然,110有接受公民求助的责任,但如何接处警都有明文规定,并非“有难必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110接受公民的求助仅限于以下情况:发生溺水、坠楼、自杀等状况,需紧急救助的;老人、儿童、智障人员、精神病人等走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帮助查找的;涉及水、电、气、热等公共设施出现险情,威胁到公共安全,需先期紧急处理的。由此可见,事件中女孩要求“充话费”的求助,虽然可怜,但并不在110应该受理的范围之内。接警人员对其帮助更多是出自个人的同情心,而并非工作职责的要求。否则,接警人员大可对其直接说“不”,或者向这位女孩索回话费,毕竟110并不是“慈善机构”。
  当然,我们也不能就此苛责这名女孩。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对该不该报警的事项,拿捏不准,或者有的事项不知道该找谁处理,110是大家熟知的号码,有困难找警察,110自然就成为拨打的第一选项。
  有鉴于此,公安部门有必要纠正宣传导向,突出警察的主要职能,向社会公布110受理公民求助的范围。要让公众明白,有事找警察没有错,但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应该找警察。如果只图自己方便,一有小事就要找警察帮忙,可能让真正需要警察帮助的人得不到及时的帮助。
  此外,除了要宣传110警务职能,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外,有关部门还更应通过资源整合,切实发挥各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功效,借助信息互联、政务互动等方式,打造类似于110的品牌服务热线。在这一点上,济南110的做法便值得借鉴。对于“非警务”报警,济南110实行一键转接,由12345热线指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让公众的生活诉求,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快速高效的“回应”。
  “有事找110”不应成为“凡事找110”。唯有人人牢记并践行“把宝贵的报警线路资源留给真正需要帮助的人”,110才能畅通无阻,警察也才能够给予人们及时有效的帮助,真正成为公众危难时候的保护神。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