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神木博物馆

(文/王瑞明)近两年,我受馆长之邀、陪外地朋友或独自一人数次走进神木博物馆,在神木这一神圣的文化殿堂里博览,接受文化的洗礼和文明的教化。对着这些古董宝贝,我情有独钟,因为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德国德尔森原浆啤酒
  (文/王瑞明)近两年,我受馆长之邀、陪外地朋友或独自一人数次走进神木博物馆,在神木这一神圣的文化殿堂里博览,接受文化的洗礼和文明的教化。对着这些“古董宝贝”,我情有独钟,因为我上省教育学院所学的是历史专业。记得当时学校组织我们现场教学,参观了半坡遗址、兵马俑、黄帝陵、法门寺等闻名于世的古迹遗存。利用星期天或节假日,我凭一张旅游地图和一本旅游手册,走遍了西安及周边的名胜古迹。特别是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毗邻学校,建成开放后,我有空就去,面对琳琅满目的珍藏品,我和物在博物馆里相遇,看文物叙事,与古人对话,从而获取信息,认知历史,启发灵感,传承基因。
  神木因煤而名、因煤而富,但煤不可再生,不可重复利用。而同样是从地下挖掘出的文物、遗物、遗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而且是地域血脉、精神资源,也能可持续利用。神木博物馆拥有藏品1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6组89件。民办博物馆五花八门,有宝源博物馆、麟州博物馆、东山杨城博物馆、栏杆堡博物馆、菜园沟民俗博物馆、沿黄彩林博物馆、永晔博物馆、锦界红色记忆博物馆等等,再加上许多民间收藏家,在神木,形成了以市博物馆为主体,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类别多样化、格局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
  “博物馆不应是物的坟墓,而应是思想的摇篮。”如何让这些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好地回望来路,反省初心,校正目标,选对道路,我不揣冒昧,带你走进神木博物馆,仅观赏一件文物和一个展室,以一得之见,求教于方家。
 
  在神木有一件文物,发现得奇巧,也成了国宝,那就是鹰嘴金瑞兽,属国家一级文物,现收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镇馆之宝。
  说来有趣,金瑞兽原来是“牛蹄子踢出的国宝”。那是1957年农历7月初10,大保当纳林高兔村有一个叫王根发的农民,给队上放牛,夜幕降临,牛饱人困,准备赶牛入圈,想不到前方有未知的惊喜等着他。在路过一个沙丘时,突然发现牛蹄后有一个铜刺猬状的东西,他顺手捡起揣在口袋,拿回家里,整夜忐忑难安。第二天把捡到的“宝贝疙瘩”的事告诉了父亲王生仁。父子二人窃喜,又到昨天发现宝贝的地方挖到了银虎、银鹿、珊瑚、珍珠等许多物件。快乐永远是短暂的,因为你无法让美好留驻。不久,父子俩挖出古董的消息不胫而走,在村里和周围迅速传开,瑶镇区政府和神木县政府派来干部巡查,把这些古董全部上交给神木县。这样的发现引起考古人员的注意,随之又发现了匈奴人的古墓,并出土了这件珍贵文物—鹰嘴金瑞兽。
  大凡欣赏一件文物主要从四个方面考量:一看艺术价值。这是一件文物自身价值最直观的体现。金瑞兽高11.5厘米,长11厘米,重160克,犹如巴掌大小。它体似羊、嘴似鹰、角似鹿、尾似蝎,它的头上簇着一对如卷云般的犄角,线条异常精美流畅,同时它的头上还有16只两两相对的小鸟,蝎形的尾巴也是一只小鸟的样子,小小的金瑞兽隐藏着17只小鸟,身体上还镌刻有卷云纹,造型奇特,制作精湛,体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
  二看历史价值。这是文物的内在价值,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据专家考证,这只金瑞兽是战国时期匈奴民族的遗存,距今已有2300多年。只有巴掌大的金瑞兽是做什么用的呢?根据底座上有12个小孔,考古人员认定是匈奴王冠顶部的装饰物,小孔是用丝线来固定王冠的。金瑞兽戴在头上,神奇威武,是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
  三看文化价值。一件文物能体现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审美情趣和信仰追求。上古中国,各个族群都流行对动物的崇尚,有的崇鸟,有的崇鱼,并将这些动物作为族徽、标识或图腾。金瑞兽是草原生活动物的摹写与再造,匈奴人逐水草而居,以放牧、游猎为生,他们对动物有崇拜之情。好多野兽生存于茂密林草之中,可知那时的毛乌素沙漠水草丰盛,生态优美。
 
  四看技术价值。一件件文物记录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历程。金瑞兽集锻造、锤打、焊接等先进技术于一身,形制复杂,设计精巧,代表了当时游牧民族金属铸造业的最高发展水平,也是难得的匈奴艺术珍品。
  文物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一种物化了的文化,文物的考古发掘只完成了一半任务,当然是最基本的任务。对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还需要我们用心解读、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如果没有最后一半工作,文物的价值就不能充分体现。
 
  美国有一个古生物学家史蒂夫.布鲁萨,他说:“如果想找一个地方,让自己沉浸在神奇的史前世界之中,恐龙大厅是最好的选择,世界上没有比它更好的地方。”神木博物馆里就有一个恐龙展厅,我们今天穿越时空,亲近自然,去那里寻找看点。
 
  看点一:神木发现“中国第一恐龙足迹”。早在1929年,古生物学家在神木东山脚下发现了中国第一枚恐龙足迹化石。2009年夏,又是一起偶然的交通事故,在栏杆堡邱井沟村发现了221枚恐龙足迹。龙嘴圪峁是当地修窑砌墙的采石地方,一个羊贩子的农用三轮车不幸掉在沟里,村民们站在圪峁上去救援,众人无意中发现石盘上有深浅不一的"野人脚印",随即报告乡上、县上,县乡组织人员保护现场,之后省市专家现场勘察,确定为恐龙足迹化石,这些脚印形成年代至少在1.5亿年前。不久,李家南洼村有一块从悬崖上掉下来的巨石也有类似足印,这些足迹化石比邱井沟村还要早,大约在2亿年前。脚印最长约42厘米,宽约22厘米。专家推测,恐龙的臀高1.3米,体长接近10米。这两处化石已采集到神木博物馆恐龙展厅内。看到这些脚印,古生物专家这样描绘:那时恐龙行走在陆地之上,发出轰然巨响,而弱小的哺乳动物,蜥蜴、青蛙以及其他非恐龙生物,都在恐惧中瑟瑟发抖。
  看点二:恐龙主宰地球1.6亿年。恐龙大约在2.2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在侏罗纪(2亿年前一1.45亿年前)达到鼎盛,这一时期的恐龙,打破环境制约,向全球迁移;种类繁多,登上霸主宝座。它们长长的脖子,可以获得丰富的食物;高效率的肺吸入足够的氧气,为庞大身躯的新陈代谢提供动力;能够减轻骨重并给身体降温的气囊系统,可以让它四处奔走;大腹体形,每走一步都会引起小地震……在神木博物馆恐龙展厅,有电动模拟恐龙生存的复原场景,恐龙的头尾都在摆动,并发出震撼的吼叫,真让人身临其境,大饱眼福。
 
  看点三:恐龙灭绝之谜。恐龙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在地球上消失,科学家们从1980年就开始着手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但至今仍未揭开。在神木博物馆恐龙展厅内列举了恐龙灭绝的十大猜想,其中最被认可的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学说。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撞击的地方在今天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所在区域,撞击时的速度比喷气式飞机快100倍,冲击力相当于10亿颗原子弹爆炸产生的能量。有人发挥艺术想象描述那天发生的事:地球的表面成了蹦床,最大最重的恐龙也被抛上抛下,森林燃烧起来,野火席卷了大地。等到摇晃停下来,恐龙的尸体沿河岸到处都是,直接导致恐龙灭绝,其它动物和植物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看点四:神木侏罗纪煤的形成。恐龙足迹化石的发现,印证了神木曾经是爬行动物的世界,恐龙家族的王国,也说明当时神木植被茂盛,水草肥美。那些枝叶繁茂的森林,千万年后,随着地壳运动,地面下沉,大量的林木被掩埋在地下,其上覆盖着厚厚的地壳风化物,地下的林木与空气长期隔绝,在高温高压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形成了黑色可燃化石,这就是神木煤炭的形成。
 
  恐龙的崛起和衰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它们曾经行走的土地就在我们脚下,它们的化石如今嵌在岩石中。恐龙的灭绝告诉我们,再强大的动物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无比渺小,不堪一击。
  我上面介绍的鹰嘴金瑞兽和恐龙展厅,是神木博物馆的主题雕塑和展厅一隅。博物馆作为新时代的文化广场、城市客厅,我们每个人都该去参观,甚至应该反复去。一方面,让市民进行文化补习,另一方面,让博物馆与旅游互动,带动文旅经济发展。2022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贾樟柯建议:“将历史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纳入义务教育教学体系,对于提升国民素质特别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学习和传承都非常有意义。”神木博物馆于2012年7月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开馆十年已接待近80万参观者,博物馆这一优质文化资源已成为神木精神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

为您推荐